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433篇
化学   801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224篇
物理学   5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991.
By using HPGe γ-ray spectrometry, the activity of the long-lived fission product 126Sn in a SnOB2 sample was measured. The number of 126Sn atoms and the ratio of 126Sn to Sn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half-life value of 2.35×105a and the chemical stoichiometry. The result of the ratio of 126Sn to Sn, (1.033±0.037)×10-8,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measured by the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 within uncertainty limits, which confirms our procedur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126Sn by AMS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AMS measurement of 126Sn at much lower levels.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微正则系综理论和嵌入原子模型计算了原子数为16-152之间7个Aun团簇碰撞合并过程。结果表明:碰撞能量大于0.3eV时,团簇处于熔融态,碰撞能量是合并过程的主导因素,碰撞能量小于0.3eV时,团簇处于凝固态,碰撞能量和结合能共同影响合并过程;碰撞能量小于0.1eV时,在结合能作用下,团簇结构随碰撞能量增加发生变化,其中壳层结构势能较低,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3.
CuO-CeO2系列催化剂是高效的CO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催化剂,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对掺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CuO-Ce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CeO2系列催化剂上,2 106 cm-1处出现CO的红外吸附峰。在反应气氛中,此峰的强度随着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Cu+是CO主要的活性吸附中心。低温下催化剂表面吸附的CO主要以可逆形式脱附出来,而高温下CO则以不可逆的形式脱附出来。催化剂表面在3 660 cm-1处出现尖锐的红外峰,归属于CeO2经还原产生的Ce-(OH)2偕式基团。在1 568,2 838和2 948 cm-1附近处出现甲酸根的红外谱峰,以及1 257和1 633 cm-1处出现碳酸根物种的红外峰。甲酸根物种是气相的CO与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的产物,该物种的C—H键断裂生成碳酸根物种,这两物种均会降低催化剂的高温活性。Cu1Li1Ce9Oδ催化剂出现较强的CO2和甲酸根的红外峰,温度高于180℃时,该催化剂上还能看到微弱的CO红外峰,说明锂离子的给电子性质有利于提高Cu1Li1Ce9Oδ催化剂上CO的不可逆脱附,抑制氢的活化吸附,同时促进了甲酸根物种的生成。低温下Cu1Mg1Ce9Oδ和Cu1Ba1Ce9Oδ催化剂上CO的吸附量较多,但主要以可逆脱附形式脱附出来,对CO选择性氧化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1Zr1Ce9Oδ催化剂,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Cu1Zr1Ce9Oδ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物种和反应中间产物。研究发现,H2,O2和CO物种竞争吸附于Cu1Zr1Ce9Oδ表面相同的吸附位上。氢气预处理会引起Cu1Zr1Ce9Oδ催化剂上Cu+物种的深度还原,降低了CO的吸附量。氧气预处理为催化剂提供了较多的活性氧物种,同时抑制了Cu+物种的深度还原。氦气预处理仅起到净化催化剂表面的作用。180℃时Cu1Zr1Ce9Oδ催化剂在2938.7和2843.8cm-1处出现桥式和双齿型甲酸根物种的红外吸收峰。Cu1Zr1Ce9Oδ催化剂上活性较高的氧阴离子在常温下即可将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CO氧化成表面碳酸根。甲酸根和碳酸根物种占据Cu1Zr1Ce9Oδ催化剂的吸附中心,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300℃下用氦气吹扫Cu1Zr1Ce9Oδ催化剂表面,双齿型的甲酸根物种分解生成碳酸根物种,碳酸根物种再继续分解生成CO2,释放出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位,恢复了Cu1Zr1Ce9Oδ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5.
设计了用于高能X光测量的小面积PIN硅光电二极管线列探测器,通过理论计算和EGSnrc蒙卡软件模拟分析了Si-PIN的探测灵敏度、线性电流和时间响应。根据理论研究可知,该探测器适用于大注量率、高能轫致辐射光的空间分辨力(3 mm)和时间分辨力(8 ns)的测量。并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实验,采用小面积PIN硅光电二极管和放大电路,在"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上进行高能X光的测量,初步得到了PIN硅光电单元的响应结果,为线列小面积PIN光电管阵列的实用设计提供优化基础。  相似文献   
996.
MHz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串联单传输线、并联Blumlein脉冲形成线和高重复频率固体开关等技术路线开展了MHz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研究。利用串联单传输线获得了幅度约200 kV,时间间隔约500 ns的双脉冲。利用并联使用的Blumlein系统和特殊设计的汇流/隔离网络获得了幅度约275 kV,时间间隔约500 ns的三脉冲。利用并联MOSFET和感应叠加原理研制了6 kV/2.5 MHz固体调制器。结果表明:3种方式均可以猝发MHz的方式输出高品质的高压脉冲串,可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合适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97.
利用上下解方法讨论了抽象空间中定义在无穷区间上且有无穷个脉冲点的一类二阶脉冲积微分方程终值问题,获得了其最小最大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98.
“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萌芽期;依附期;初步确立期;充实和发展期。其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学科定义不明确、学科研究对象缺失、学科研究方法不清晰、学科体系中的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相分离、学科教学方法僵化。要走出该学科发展的困境,建议:探索“化学实验教学论”学科的基本要素;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提高学科发展的规范性;坚持目标导向,彰显科学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999.
超声波和紫外光协同降解酸性橙Ⅱ水溶液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春莹  徐峥  刘晓峻 《声学学报》2009,34(2):187-192
以含有多个苯环的典型偶氮染料-酸性橙Ⅱ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和紫外光分别辐照及共同辐照下的降解现象。酸性橙Ⅱ水溶液在超声波及紫外光分别辐照下均发生显著降解,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超声波和紫外光共同辐照下,反应过程也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同时酸性橙Ⅱ水溶液降解呈现显著的声光协同效应,即同一辐照时间内超声波和紫外光共同辐照下酸性橙Ⅱ的降解率大于超声波和紫外光单独辐照下各自降解率之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协同效应可归因于紫外光对超声空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的裂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天津解放桥恢复开启工程应力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有80年历史的钢结构桥[CD2]天津市海河上的解放桥恢复开启功能,需对其进行全面整修,并对原桥的活动跨作较大的改造.为使解放桥恢复开启工作安全顺利实现,掌握活动跨承载下的力学性能,采用了实验应力分析电测法对活动跨进行称重、开启及预压试验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解放桥在施工中是安全的,在恢复开启功能的运营中也是安全的.监测结果为类似工程的安全修建和科学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